我有一個很奇怪的興趣--早在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,我的兒女已經存在我的思想中,那時,我已開始以當時僅有的知識、智慧思考怎樣塑造他們,怎樣幫助他們面對成長的問題。

信主以後,我對下一代的塑造更關切。父神無疑是最完美的爸爸。我一直很留心父神教育我的每一個程序,用的表達和態度,幾時鬆幾時緊…一一銘記在心,因為將來我也要這樣栽培兒女。

每當我在成長中明白了一些重要的訊息,我都會思量怎樣把這訊息傳遞給我的下一代,並且為此禱告,為他們預訂最好的屬靈福份。

「赤誠」就是幾年前我為兒子改的名字,這是我(當時及目前)認為是最好的:我希望他有大衛一樣的心,剛強卻不麻木,雖有挫敗永不放棄,在磨鍊逼迫中不斷成長,對神專一,真誠無偽。

望子成才是父母的天性,但大部份父母只是「望」而已。他們把教育的責任交給別人,讓孩子被環境塑造,讓孩子自己摸索成長的路。像卡爾威特,劉亦婷那樣的父母真是鳳毛麟角。正如小卡爾回憶所說:

「父親曾說他不是一個教育專家,只是以全部的愛來培養和教育我。不了解的人會以為:父親只是誤打誤撞培養了我這個所謂的天才。

其實在我未出生之前,父親就已經閱讀許多有關兒童教育的書籍…為我的教育費盡心機。父親對我的教育是有準備,有計劃的,從而也就一步步達到他希望的結果。」

當我看這些書籍的時候,內心有很大共嗚和感動。我想起信主九年當中許許多多成長片段,想起父神是怎樣很有計劃心思地讓一件一件事發生在我身上,一步一步教育我成為祂預定的人。

當我一面看的時候,有多處我忍不住在旁邊寫上 ”Agree!” 。有些地方我會寫下我的註釋及個人見解:

例如我曾經想過要用一個本子把兒子每天學到甚麼(包括靈魂體的成長細節)寫下來,今天發現原來老卡爾也是這樣做,並且他把我這樣做的原因描寫得很好:

「人生是很有限的,必須作出嚴格而詳細的安排,只有這樣才會讓你充份利用時間而不會在不經意中浪費時間。」

對了,就是不經意這三個字!

信主前我的成長就是不經意的,日落日出,上學放學,任由環境際遇「安排」我的時間。信主後我的成長是有計劃,有安排的,神怎樣教會我這點呢?

97年起,我開始寫日記,把每天學到的事情,想法,決定要改的地方寫下來,不知不覺中,我養成了「每天都要長大」的習慣。無論那天是上學,去旅行,返主日,我也沒容許自己在成長上交白卷。

偶然重溫日記的時候,我常常發現,許多心意更新我以為要很久很難才能完成,原來只不過一兩個月,我的想法已經完全改變了。因為每天有意識地長大一點,一段時間後就累積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成績。關鍵只在於有意識地每天計劃長大抑或無意識地等環境塑造!

兒子年幼的時候,我會為他寫日記,提醒自己有計劃地,殷勤地栽培他,並且不時與他重溫,鼓勵他:「赤誠你看,你比兩個月前進步了多少!」讓他深刻明白努力付出必有收穫,也讓他體會長大帶來的快樂。

等他七八歲,我會開始教他寫日記,鼓勵他:「以往是父母計劃你的成長,你的每一天都沒有白白渡過。現在你要開始為自己的成長負責任,每天也不讓自己交白卷,媽媽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。」

Original posted on 1.1.03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赤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